学校课程改革走向“新”

2020-04-29 11:43 来源:全球教育网

学校课程改革走向“新”

在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网络教学后,后流行病时代的学校课程改革该何去何从?

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。坚持以德育人,充分发挥德育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,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、防疫精神等教育内容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。我们将逐步从强调“课堂技术”转向强调“教育人的本性”。关注核心素养,从目标设定、导向设计、教学过程、环境优化、教学效果等方面落实核心素养要求。转变学习方式,落实“以学生为本、学与教”的理念,让“自主、合作、探究”的课程改革理念深入人心,积极创建“主动、创新、生动”的新课堂。实现技术创新,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,实施线上线下混合教学,推进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,加快建设“智慧课堂”和“智慧校园”。

探索教师成长的新途径。要提高教学研究的有效性,就要按照“问题是主体,教学是研究,解决是成果”的思路,坚持问题导向,丰富教学研究的内涵。通过课题研究、课题研究、专题研究等载体,积极开展观察讨论、示范指导、岗位培训、教学论坛、网上研究等活动,解决实际问题,实现真正的突破,引领课堂教学改革健康发展。改变教师培训模式,修正教师成长方向,坚持以提高生命意识素质为核心,以提高学科专业素质和儿童科研素质为基点,采用“菜单”和“特色”培训内容和形式,既注重教师能力的提高,又注重教师的精神成长,为课堂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提供人才支撑。

完善课程建设新体系。完善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课程体系,促进学生德、智、体、艺、劳全面发展。我们将坚持“以学生为本,以学校为本”的原则。全面开放国家课程,合理安排地方课程,加快校本课程开发,构建与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体系。我们要把丰富的课程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、实现育人目标的有效载体。积极探索课程实施的有效途径,逐步打破以班级为中心、以教师为中心、以教材为中心的能力建设模式,积极开展选修课、“课堂教学”、跨学科教学、长短课程等。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个性化的课程,让每个孩子都有超越的机会。

深化课程改革文化的新内涵。营造课程改革氛围,充分利用走廊、走廊、教室、窗户等空间,加大课堂教学改革的宣传力度,营造浓厚的课程改革氛围。制定课程改革制度,根据地区和学校课程改革实际,及时建立和完善相关管理、教学和考核制度,规范师生行为,引领课程改革发展。加强思想引导,通过思想动员、宣传教育,将课程改革理念融入到办学理念和“三风”建设中,使课堂教学改革成为每个师生的价值取向和行动意识。形成课程改革合力,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优势,积极开展多种教育活动,不断拓宽教育载体,从课堂走向课外,从教学走向教育,不断深化课程改革。

加快新的步伐

只有不断创新,课堂才能永远保持活力。只有不断突破,改革才能顺利进行。愿后流行病时代的学校课程改革在不断的突破中生根、发芽、开花、结果。

(作者所在单位为陕西省乾阳县教研室)

《中国教师报》 2020年4月29日第6版

作者:什么是标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