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标题:产品学习01:积极探索,打破信息茧室
无论是建立一个学习框架还是获取信息,产品经理都需要发挥自己的主动性,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自己需要的东西,从被动到主动。
以我为主,为我所用
你为什么学习?
我和人们讨论过这个问题,并得到了以下答案:
为了探索更多未知,满足他们的好奇心;
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,取得更好的成绩;
为了掌握更多的技能和应对这个不确定的世界;
……
无论你的答案是什么,重要的是你有了自己想要学习的目标。
然而,不是每个人都知道为什么要学习。
有些人只是看到了网上课程的宣传语言,一旦受到刺激,就支付注册费用。
有些人只是看到他们周围的每个人都在努力学习,所以他们也跟着努力。
有些人只是担心他们周围传播的知识,然后告诉自己去学习。
……
这些情况基本上是被动。
被动学习的这一特点深受我们以前学习观念的影响。在学生从童年到成年的职业生涯中,老师会根据考试大纲为我们制定相应的学习内容和设计学习课程。
我们只需要按照老师的指示学习。
在当前的社会高考教育体制下,我们有一个明确的目标:取得优异的高考成绩。此时,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是实现目标的有效途径。
当我们步入社会并开始工作时,我们的方向变得越来越多。我们不再只是试图达到某个结果,我们有更多的可能性。
这种被动的学习观念是不合适的。例如,不同方向的产品经理在单独的产品经理职位上有非常不同的侧重点:
部分需求分析的前辈可能会对我们说:了解更多关于用户需求的研究方法;
偏爱商业兑现的领导人可能会说:多读一些商业和经济书籍来开阔他们的视野;
偏爱交互设计的同事可能会说:绘画需要高保真度和交互效果,所以他们必须花更多的时间在学习交互设计上。
……
这些建议是错误的吗?不完全是,但是如果你跟随过去:你告诉我要学什么,我就学什么的观念。
这些建议最终会让你明白:时间不够,内容太分散,掌握不够深入.
因此,最好是:以“我”自己的目标为主导,搭建框架,然后通过实践来调整与补充自己的学习框架。
这样,即使还有很多要学,我们也知道每一步需要学什么。只要合理安排学习时间,将系统内容逐一分解,我们就能最终达到学习的目的。
让我给你举个例子:
过去,当我把工作换成产品经理时,我对自己需要掌握的许多技能感到困惑。后来,为「独立主导一个功能从零到一」建立了一个学习框架,具体分为两个步骤:
1、自上而下框架:
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,搜索相关资料,并结合公司的发展过程制定自己的学习框架;
2.自下而上地补充和改进:
开展项目实践,发现问题,找出解决方案,补充和完善学习框架。
这个框架不一定是正确的,也不一定适合其他人。
然而,在我之前对产品能力的研究中,我确实帮了大忙。这个框架帮助我整理原本分散的知识,这样我就可以有一个计划并专注于学习,而不是听从别人的建议。
随着学习目标的改变,该地图将添加其他内容,如业务分析、团队管理等。也许,这张地图将来会被抛弃,但这种主动学习的思想永远不会过时。
事实上,如果你仔细观察,你会发现流程化思维也被用来构建学习框架。
您也可以尝试使用过程思维,例如,活动操作员可以将活动操作分为:活动前、活动中和活动后,然后组织需要学习的知识和技能。
除了过程思维,总分思维也可以用来构建。例如,作为一名人力资源从业者,可以根据人力资源的六个模块进行划分:规划、招聘、培训、绩效、薪酬和福利以及劳动关系。
然后根据自己的目标模块,如招聘,再细分为校园招聘,社会招聘。通过层层细分,进行系统学习。
然而,对于那些仍在大学学习或刚刚进入职场的新人来说,有时他们不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,很难建立自己的框架。
然后,你可以寻找其他人来构建一个好的学习框架供参考。分享腾讯产品经理的能力模型可以作为产品人员的参考框架。
这里需要注意的是,根据你所在行业的工作要求,你仍然需要获得相关信息作为参考。
无论您是从头开始构建自己的框架,还是从其他人那里获得相关的参考来构建它。重要的是整个学习的观念从别人告诉我需要,而调整为我自己去探索需要什么,从被动化为主动。
这也是本系列所倡导的学习原则:以我为主,为我所用。
主动探索,打破信息茧室。
同样,这种主动学习的思维也可以用来获取信息。
以人们经常浏览的信息流为例,我们认为我们在积极选择推荐的内容,但这并不完全正确。大脑潜意识里喜欢新鲜刺激的内容。
因此,能更潜意识地吸引你眼球的内容会频繁出现,而不是我们有意识的选择。
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,我喜欢刷智虎、B站、微博等推荐信息流。
后来,我看到《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报告(2019)》关于推荐算法的研究,引起了一些思考:
在信息流环境中,信息的产生和传播只能看到算法输出的结果。黑盒中的推荐、过滤、强调和弱化等算法逻辑从设计到操作逻辑都是未知的。
在某种程度上,算法计算平台决定了我们所看到的。如此,我们世界观、价值观可能会被算法所分发的内容所塑造。
此外,信息流的推荐依赖于对我们阅读信息的分析,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大数据来推断我们的爱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在推荐算法的策略下,我们可能会倾向于缩小我们的视野和兴趣,导致“信息茧房”现象。
什么是信息茧室?
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、奥巴马总统的法律顾问凯斯桑斯坦(Case sanstein)在2006年的著作《信息乌托邦——众人如何生产知识》中指出,在信息传播中,公众只关注他们选择的东西和让他们开心的交流领域,因为公众自身的信息需求并不是全方位的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它们会像茧一样把自己束缚在茧房里。
在信息茧室里,我们认为我们看到的文字、视频等等同于世界。
例如,看到智湖有大量受过高等教育的人,就意味着社会上有大量受过高等教育的人,看到有许多声音颤抖的漂亮女人,就意味着平均的社会美值是如此.因此,很容易固化知识和思想,脱离多重视角,进一步造成公共信息环境的相对缺乏,公众意识会逐渐下降。
这个世界之外的事物,变得难以想象、难以理解。
然而,完全脱离这些平台似乎太激进了。
经过半年多的实践,我给大家分享一个简单的方法:
移动终端不需要配备智虎、B站和微博的客户端。
在小程序中观看智虎热门列表和微博热门搜索(无账号登录);
要了解更多关于它的信息,请在智虎和B站的网站上搜索
这样做,我们也能理解人们关心什么,讨论什么话题,而不脱离社会热点。
因为我们不登录小程序,我们经常只看到部分内容,不推荐。此外,使用小程序的经验是有偏见的,不会持续太久。
这种方法本质上是给我们刷信息流这个行为增加障碍。
另一方面,当我们看到我们感兴趣的内容时,我们可以去网页搜索主题。
这样做的一个好处是探索。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主动获取相关内容,而不是依靠算法来告诉我们:如果你想看到这一点,你必须注意这一点。(在这方面,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社区对我们探索相关知识非常方便,我们也可以尝试积极探索相关内容。)
虽然我们仍然在这些平台上获得信息,但是我们将把被动接受算法推荐的内容转变为主动探索。
学习系列的第一篇文章到此结束,文章主要介绍了学习的原则、信息茧屋带来的危害以及小破解方法。
接下来,我们将探索学习的本质、大脑的可塑性、产品经理如何阅读技能书籍等。你想加入我们吗?
这个学习框架并不完美,如果你也对“为什么学习?什么是学习?“有兴趣,欢迎留言。
作者:斌,有想法,注重阅读和产品体验分享,欢迎交流。
主题图来自Unsplash,基于CC0协议。
2020-05-07 15:26
2019-12-13 14:58
2019-12-13 14:35
2019-12-13 14:26